一個人一條狗
  • 首頁
  • 生活
    • 好一部「 聖人大盜 」,我有感哪
    • 【解決】 通馬桶工具 ~自己的馬桶自己通
    • 花一點時間 路過別人的一輩子 ,不是很值得嗎?
    • 後來我們遇到的人都是 心裡裝著別人 的人
      • 生活

        好一部「 聖人大…

        28 4 月, 2020

        生活

        【解決】 通馬桶…

        12 4 月, 2020

        生活

        花一點時間 路過…

        25 2 月, 2020

        生活

        後來我們遇到的人…

        7 2 月, 2020

        生活

        我的 減肥 計畫…

        23 1 月, 2020

    • 我的 減肥 計畫~一個月 減重 8公斤
    • 一種 味道 ,就是一種 牽引
    • 享受 一個人的獨處
    • 幸運物 真的能夠帶來心安?
    • 分手-004 在記憶裡重生
    • 分手-003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 拜託! 請把愛給願意陪伴你的人
    • 分手-002 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 分手 -001一段 治療心痛 的歷程
  • 學習
    • 【解決】更新 soledad 時發生錯誤: 無法安裝這個安裝套件。PCLZIP_ERR_BAD_FORMAT (-10) : Unable to find End of Central Dir Record signature
    • wordpress 內部連結 的 錨點功能設定~ 目錄設定 篇
    • 善用 google相片 無限空間 ,讓照片、影片 自動備份
    • 【密技】7個 LINE實用功能 ,讓你工作更方便!
    • google maps 超好用實用技巧,你知道嗎?
    • 【解決】 通馬桶工具 ~自己的馬桶自己通
    • 【解決】 iphone 連結到系統的某個裝置失去作用
    • 【拯救】 預防掉髮 危機之食物及方法大集合
    • iphone 手機錄影外接 收音麥克風 怎麼做?
    • 【健康】順著 二十四節氣 過生活- 在地食材
    • 【健康】上班族的 十二時辰養生 法
    • 【學習】 叔本華的詭辯藝術
    • 【教學】 paypal申請及設定 還有注意事項提醒
    • 【學習】 男性臉部保養
    • 【解決】 收益警示:您必須修正某些 ads.txt 檔案問題,以免造成嚴重的收益損失
    • 【網站架設 推薦】 wordpress 內容管理系統+ bluehost 虛擬主機- 快速架設
    • 【健康】 低渣飲食 外食族菜單 設計
  • 狗狗
    • 拜託! 請把愛給願意陪伴你的人
    • 英國鬥牛犬 – 小老迪
    • 給皮皮的一封信
  • 故事
    • 一座 愛情天梯 ,走的是堅持
    • 毋負今日
    • 溪湖小鎮 兒時記事 – 最深刻的畫面
  • 旅行
    • 2019.07.25-07.30越南 胡志明市 自由行
  • 隨便說說
    • 你所不知道的學校78事- 言論自由 ?
    • 如果你能做得比別人好,再來說嘴!-關於 李子柒 的風風雨雨
    • 被迫選邊站 ,無可避免的 選舉現象
    • 不懂裝懂 ,通常只是在 摧毀自己
    • 一句 西出陽關無故人 的發想
    • 台灣的 選舉 ,只剩藍綠二種分法?
    •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裁判不公
    •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一句話 大作戰
    •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阿公之亂
    • 學校行政大逃亡?我告訴你,7個原因!
    • 一條敏感的線
  • 理財
    • 沒有錯!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 好文分享
    • 有些歌 ,剛好唱著 我們的故事
    • 過不去的是自己
    • 『轉』蘇格拉底的 麥穗理論 -從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的對話看愛情、 婚姻、外遇 、 生活與哲學
  • 新奇小物
    • 簡單好用的懶人 線上圖片編輯 免費工具
    • 【開箱】高CP值的Booster 筋膜槍 使用報告!
    • 【開箱】 小米智能攝像機增強版 , 室內監視器 使用心得
    • 【開箱小物】 貔貅擺放注意事項
    • 【開箱小物】2019 i-pure皮手環
  • 動手做家事
    • 【實驗】5分鐘 快速清潔羽絨衣
    • 【實驗】 白衣服變黃 怎麼辦
  • 紀錄影片
    • 老迪 的 日常紀錄影片 -陸續增加
  • 關於 一個人一條狗
  • 聯絡我
一個人一條狗
  • 首頁
  • 生活
    • 好一部「 聖人大盜 」,我有感哪
    • 【解決】 通馬桶工具 ~自己的馬桶自己通
    • 花一點時間 路過別人的一輩子 ,不是很值得嗎?
    • 後來我們遇到的人都是 心裡裝著別人 的人
      • 生活

        好一部「 聖人大…

        28 4 月, 2020

        生活

        【解決】 通馬桶…

        12 4 月, 2020

        生活

        花一點時間 路過…

        25 2 月, 2020

        生活

        後來我們遇到的人…

        7 2 月, 2020

        生活

        我的 減肥 計畫…

        23 1 月, 2020

    • 我的 減肥 計畫~一個月 減重 8公斤
    • 一種 味道 ,就是一種 牽引
    • 享受 一個人的獨處
    • 幸運物 真的能夠帶來心安?
    • 分手-004 在記憶裡重生
    • 分手-003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 拜託! 請把愛給願意陪伴你的人
    • 分手-002 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 分手 -001一段 治療心痛 的歷程
  • 學習
    • 【解決】更新 soledad 時發生錯誤: 無法安裝這個安裝套件。PCLZIP_ERR_BAD_FORMAT (-10) : Unable to find End of Central Dir Record signature
    • wordpress 內部連結 的 錨點功能設定~ 目錄設定 篇
    • 善用 google相片 無限空間 ,讓照片、影片 自動備份
    • 【密技】7個 LINE實用功能 ,讓你工作更方便!
    • google maps 超好用實用技巧,你知道嗎?
    • 【解決】 通馬桶工具 ~自己的馬桶自己通
    • 【解決】 iphone 連結到系統的某個裝置失去作用
    • 【拯救】 預防掉髮 危機之食物及方法大集合
    • iphone 手機錄影外接 收音麥克風 怎麼做?
    • 【健康】順著 二十四節氣 過生活- 在地食材
    • 【健康】上班族的 十二時辰養生 法
    • 【學習】 叔本華的詭辯藝術
    • 【教學】 paypal申請及設定 還有注意事項提醒
    • 【學習】 男性臉部保養
    • 【解決】 收益警示:您必須修正某些 ads.txt 檔案問題,以免造成嚴重的收益損失
    • 【網站架設 推薦】 wordpress 內容管理系統+ bluehost 虛擬主機- 快速架設
    • 【健康】 低渣飲食 外食族菜單 設計
  • 狗狗
    • 拜託! 請把愛給願意陪伴你的人
    • 英國鬥牛犬 – 小老迪
    • 給皮皮的一封信
  • 故事
    • 一座 愛情天梯 ,走的是堅持
    • 毋負今日
    • 溪湖小鎮 兒時記事 – 最深刻的畫面
  • 旅行
    • 2019.07.25-07.30越南 胡志明市 自由行
  • 隨便說說
    • 你所不知道的學校78事- 言論自由 ?
    • 如果你能做得比別人好,再來說嘴!-關於 李子柒 的風風雨雨
    • 被迫選邊站 ,無可避免的 選舉現象
    • 不懂裝懂 ,通常只是在 摧毀自己
    • 一句 西出陽關無故人 的發想
    • 台灣的 選舉 ,只剩藍綠二種分法?
    •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裁判不公
    •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一句話 大作戰
    •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阿公之亂
    • 學校行政大逃亡?我告訴你,7個原因!
    • 一條敏感的線
  • 理財
    • 沒有錯!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 好文分享
    • 有些歌 ,剛好唱著 我們的故事
    • 過不去的是自己
    • 『轉』蘇格拉底的 麥穗理論 -從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的對話看愛情、 婚姻、外遇 、 生活與哲學
  • 新奇小物
    • 簡單好用的懶人 線上圖片編輯 免費工具
    • 【開箱】高CP值的Booster 筋膜槍 使用報告!
    • 【開箱】 小米智能攝像機增強版 , 室內監視器 使用心得
    • 【開箱小物】 貔貅擺放注意事項
    • 【開箱小物】2019 i-pure皮手環
  • 動手做家事
    • 【實驗】5分鐘 快速清潔羽絨衣
    • 【實驗】 白衣服變黃 怎麼辦
  • 紀錄影片
    • 老迪 的 日常紀錄影片 -陸續增加
標籤:

education

隨便說說

你所不知道的學校78事- 言論自由 ?

by 呢喃草 14 5 月, 2020

言論自由 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就像是廚房裡的刀,平時切菜切肉多好用,但一不小心就傷人了,更不用說是「故意」的了。今天想說說這個學校裡的事件,是因為我碰巧又看到了一則熱門新聞,而這兩個例子其實很相近,近到讓我才為了學生的事動完肝火,看完報導,讓我心頭的火又給它冒了上來!

鬼扯的 台灣價值

學校裡的這個事件是這樣的,一個平日表現文靜乖巧的高年級的女生(A女)匆匆跑來辦公室,說班上同學(B男)有時會對著她說不好聽的話,希望我們能幫忙解決,因為困擾她好一陣子了。但這小女生話一下說得委婉,我們一時聽得模糊,有段時間空氣中只纏繞著她低語喃喃的強調:那是不好聽的話!

第一時間我就在想,恐怕是這B男說的語詞殺傷力有點大,才會大到讓她難以啟齒……唉,八九不離十,應該又是那些不入耳的髒話了吧!既然她一時半會說不上來,那就只好請她到旁邊的會客沙發先坐著,好好整理一下情緒,等個幾分鐘後,我才再試探性的問A女,能否能舉個B男最近說過的話讓老師判斷一下呢?

或許沒了那麼多辦公室裡關心的大人,她才輕輕緩緩地說著,最近B男經常會對著她說:笨蛋、白癡之類的……

OK,有了明確的指證,接下來就得請B男到辦公室來一趟了。

B男一到辦公室,看到A女,那表情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請他坐下後,我讓他自己想想為什麼會被我叫到這裡來的原因。B男算是聰明,心裡有個底知道我很討厭說謊的人,就直接告訴我最近他常罵A女笨蛋、白癡、臭XXX……前面的語詞和A女所述大致相同,但最後那句臭XXX,倒是讓我心頭微微一震!

我稍微壓抑了自己的情緒,還客氣地問他為何要罵A女是臭XXX。他半晌不說話,搞得我火氣開始慢慢的慢慢的升了上來,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否則這句話真的碰觸到了我的底限!

我,就給你機會,讓你說!好好說!我給了他時間,可惜的是他還是不說,結果反而變成我按捺不住,開始大發脾氣!學生們都知道我喜歡好好談,很少發脾氣大聲斥責。我這聲音一大,B男大概嚇到,兩行眼淚開始從眼角滑下,but,還是沒說……

感覺自己也有點太衝動了,忘了求證,於是我轉頭問了身旁的A女,確認B男是不是有說過這樣的話,A女點了點頭,很小聲地說:我感覺他歧視我……瞬間我明白了,這句話,應該也是A女難以啟齒的關鍵吧!A女是外國籍,原生家庭裡沒有人是本國籍,因為父母親工作的關係,所以在台灣出生長大求學,除了長相、膚色外,其他和我們沒有任何差異。

A女既然都突破心房說出來了,我也想知道這段時間,她自己有沒有勇敢向B男要求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我認為這是孩子要保護自己的第一步,必須自己要先面對,有所動作!她告訴我,她告訴過B男,不要再講這種話,不然我要去告訴老師!而她得到B男的回應是—這裡是台灣,我是台灣人, 台灣價值 就是我有 言論自由,怎樣啦!

「X的,去你的鬼扯 台灣價值!」這是我當下在心中的不爽。我非常不喜歡這種隨便扛著大旗卻什麼都搞不清楚,甚至亂搞的行為,加上我又特別討厭那種歧視性行為,不管對種族、文化、性別、富人窮人、族群分類等等,所以最後換成我在辦公室大爆發,大聲詢問B男:「到底誰教你這種觀念,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老師教你的是同學互相尊重,你尊重你同學了嗎?如果別人也這樣說你,你怎麼想!」……叭拉叭拉,唉,我想我應該是咆哮了一大輪。

B男就這樣什麼話也沒說,等我訓完。後來我自己暫時離開稍稍平復一下情緒,好了之後決定再回來和B男好好談,至少導正這行為必須找出根源,這才能解決問題!為了更進一步了解B男的行為,我請A女先離開,讓我和B男聊一聊。等到A女走後,我平心靜氣地要B男告訴我,這從哪學的?這些語彙根本不太像這年紀的學生,因為我根本就不認為我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了。

我這問題算是具體扼要,所以他可以理解。B男告訴我,他是向C男學的,C男是他偶像,因為之前C男也會欺負A女,就是這樣說,他因為覺得很好玩,就學C男講這些!

喔喔,可以開始串葡萄了,現在就來追根究柢,把問題找出來!馬上找來了C男,我告訴了C男剛剛B男講過的話,C男承認他說過,但他說他已經不講這些了,而且和A女也變成朋友了。但B男還繼續講這些垃圾話,是因為不是朋友?還是有什麼原因致使他真的討厭A女?但這些問題裡,我更想知道為什麼孩子們會說這樣的話?在什麼情境下想講這樣的話?

C男常上網,他說FB、IG很多這樣的圖(言論自由、 台灣價值 ……等等)啊,新聞也有啊,他看著看著就知道「可以」這樣講了。這樣的答案,其實我不意外,只是學生還小,還不知道有些話不是所有場合都適用,自由的的限制應該是以不侵犯他人為前提,社群媒體的影響力真的很猛!

B男只是純粹覺得好玩,連他的偶像都這樣說,所以他想模仿,證明大家是一國的,另一方面也因為講這些話,別人很難反駁,他能就此獲取到成就感,我想孩子應該意識到了這些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所以對方通常都只能默默地把感受藏著、蓋著。而可怕的是如果與人互動的正確觀念沒建立好,那麼就算任何良善的價值也會成為萬惡的工具,如同海耶克(F.A. Hayek)說的:任何通往地獄的路通常是善意所鋪成的,不是嗎?

我沒立即和家長們說這件事,我讓A女、B男和C男先坐下來聊聊,建立彼此的信用契約,讓A女去感受未來是否還有這樣的情事發生。在實際現場,我們很常讓孩子試著去進行 同理心 體驗活動,有效但是需要一點時間,與其這樣,不如直接點出問題的嚴重性,試試讓孩子自己去調整。也或許是我一直想知道,在不同時代,同樣的年紀,他們自我修正的速度有多快吧。

事情已經過了幾天,沒人再來找我,應該換我主動去問問A女的情況了!

同溫層 的舒適

這只是個個案,並不能代表全部,但這個案讓我感覺到一些現象是很貼切真實社會的。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小團體的形成,這是自然的現象。但這 同溫層 和一般小團體的概念,我覺得略有不同,簡單來說主要在同溫層又更強調把信念、言論不同的訊息,阻絕在群體之外。這在某些群體而言,確實可以因為避掉雜音,讓同質訊息的堆壘大量化,促使溝通的效率達到最大化,但這當然也是兩面刃,最後免不了過於封閉,而產生盲目造神的現象。個案裡的C男是團體的領袖人物,B男支持及以進入這個小團體為榮,這樣一個小型的意見團體,他們主要聚焦的立場是在「對抗及討厭」某些人。這是基於某種價值觀的凝聚、靠攏而產生的團體,這是社會中存在的自然現象,學校裡自然也會有。

只是要特別留意的是,學校裡的某些信念團體,我們還可以有機會介入,透過討論、引導重新建立在焦點議題上,從不同的面向帶學生去思考,產生多元的訊息,最後讓他們完成消化整合。但是,若要改變社會上的「同溫層」信仰的觀點,我自己認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這改變是從這同溫層的「內部」開始的。那為什麼要介入學校裡的同溫層小團體?廢話,因為你是老師……

鼓勵學生在學校階段就要多方探索,試著離開自己的舒適圈,這是觀念教育的大概念,但相對空泛。但留意這些團體裡偏激想法的發酵及影響,這就比較具體了,所有人都應該有 言論自由 、行為自由等,但在認識及區辨什麼是自由民主的學習階段,必須適當引導,讓他們學會思考,從正反兩面去思考,絕不是那種跟風直線的懶人想法,那不叫思考,那叫盲從!同溫層 因為同質的誤區,往往讓人以為自己做的事都是對的,都是被認同的,更可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進步的。我的社群認同我,我的朋友認同我,那就夠了,不是嗎?但往往在學校現場,你看到的這種常態現象,往往都是霸凌他人的源頭……

真實社會就是這樣玩,透過網路的操弄,帶起的輿論風向往往背後藏著是某些少數人的利益思維,而多數的我們,往往只是被擺弄的棋子!很抱歉,沒有思考過的被灌輸式信念不叫獨立思考,這種信念的厚實性,會薄弱到你懷疑人生,因為每一句話的辯駁應對,凡涉及價值判斷的言論或行為,當自己說出來做出來後,都可能會覺得很「虛」!

我們要告訴孩子的是把話出去前多想想,別讓理性成為衝動的附屬,我們的同溫層不是我們的 保護傘 ,我們可以當它是工具,但誤用不會只是笑話,恐怕問題也大了!

大學教授道歉事件新聞

會連結到這事件,除了前面的學校事件外,最主要的還是這是學校裡發生的事,真的可以來探討一下。

各家新聞報導

我大概以關鍵字「中原大學教授」搜尋一下排名前面的幾則各家新聞報導(2020.05.13搜),可以來看看,我也沒什麼情緒去說這些新聞帶來的感受,就簡單自我註解一下。

◎中國時報:中原大學老師招名威 爭議上課影片曝光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1005031-260407?chdtv

簡單註解:主要是校方說法,個人自行判斷囉~~~

◎自由時報:不准講中華民國?中原大學:老師對中生說毒奶粉吃太多「就是在講你們」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161573

簡單註解:記者會和校方說明都有,個人自行判斷囉~~~

◎三立新聞:提「中華民國」!中原大學竟逼教授道歉…陳芳明嗆出賣國格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41187

簡單註解:只引立場鮮明的兩個人說法和一些特定立場網友說法,直接導向國格論戰,意圖太明顯囉~~~

◎三立新聞:中原大學上課錄影 他:給中國檢查嗎

https://reurl.cc/xZ3gqz

簡單註解:引范先生和校方說法,個人自行判斷囉~~~但這裡我個人覺得荒謬的是遠距教學跟給中國檢查可以扯在一起,只能說范先生的牽強說法令我莞爾。

◎聯合新聞網:檢舉中原大學教授 陸生:舉報未涉統獨招名威偷換話題便於炒作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4558699

簡單註解:當事學生說法,個人自行判斷囉~~~

◎NEWTALK新聞:二度威逼教授向陸生道歉惹爭議 中原大學遭爆曾簽「一中承諾書」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12/405111

簡單註解:當事教授、立委和校方說法都有,個人自行判斷囉~~~但扯入中原大學遭曾簽「一中承諾書」,意圖另闢戰場來扯淡呢~~~

◎奇摩新聞:中原大學教授言論惹議 王浩宇挺陸生開砲了

https://reurl.cc/4RNy9j

簡單註解:引用某人看法(過去政治立場較為不同的議員),個人自行判斷囉~~~

◎蘋果新聞:【中原國格戰】亞洲統神開戰副教授 怒批先挑釁陸生!一個老師還講出這種話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512/ICRJMLWSXUE6NM4EOJ2ST7O6K4/

簡單註解:引用某人看法(知名網紅校友),個人自行判斷囉~~~

這種熱門新聞實在太多則了,以上這樣的引用方式,並不公允,只能是個人點閱參考用。我其實很喜歡看不同立場的新聞,多方面看看不同意向,只是有些真的是很扯,完全以打混仗的方式去帶風向甚至是天馬行空。但這些報導都基於言論自由及 報導自由 提供人們不同的閱讀需求,這是民主自由可貴的地方,只是真的要學會判斷,否則就會被這些特定意向帶著走,反而讓自己腦子裡裝了一堆沒營養的東西……

個人看法

說實話,看過影片後,我也懶得知道這教授在想什麼,以我現在來看整起事件,強調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的教授跟早先對課堂裡學生說出針對性語言,那是兩件事。他這種區辨邏輯實在是……擺明想以政治議題來模糊對人權的尊重,帶帶國族風向就沒事?

很抱歉,這不是 言論自由 ,也不該是一個老師應該有的樣子,我憑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從教育部頒布的校園霸凌防治準則第三條來看,霸凌的定義是這樣的:

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客觀來說,這教授的行為如果只就課堂的一次性行為來說,對照教育部對霸凌的定義,未能符合持續的要件,所以我不認為就可以說這教授在霸凌學生,只能說是偶發的挑釁事件。而這只是規定上的界定,所以我說這霸凌行為界定的爭議不大。

但主觀上來說,這教授確實越線了,正因為他是老師,如果連這基本的友善校園標準都不清楚,我很難相信在他的課堂學生能得到多少尊重。更何況在普世價值的觀感下,對學生的有教無類哪去了?或許談有教無類範圍太大了,也或許有人不合時宜。OK,那談談戲謔自己的學生呢,他直接對課堂學生含當事學生說:「……三聚氰胺,可能對岸的同學(透過遠距上課的班上陸生)吃的可能比較多一點……就是在講你們!」。所以,這些陸生真的吃過了嗎?這推論的語詞充滿著挑釁,如果說這不是歧視,真不知道什麼是歧視?今天若是換個議題,換個對象,誰能接受自己被這樣指涉?誰能接受自己家的孩子被老師這樣貶抑?這位教「授」,拜託啦, 言論自由 不是這樣用的!

接下來找個立委瞎挺開記者會,以校方逼中華民國台灣教授向陸生道歉的聳動論述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行為,意圖帶風向起另一個戰場,這……是小孩說謊被發現後在扯東扯西嗎?我不知道瞎挺的人或故意護航的網軍有多少,但這明顯不同的兩件事,當大家的腦子都進水?當大家不會分蘋果和橘子?唉,不知道誰給他出的主意,這規避責任的做法,失敗!

另外,談教育部部長跳出來挺這位教授的後續事件。

NEWTALK新聞:駁中原大學挺副教授 中華民國教長潘文忠:不容許矮化國格

坦白說,教育部部長潘先生搞清楚狀況了嗎?連人都沒派去調查,就急著發出聲明,這不是博眼球搶曝光,什麼才是博眼球?看看爆料公社多少爆料者被後續聲浪打臉,紅著臉頰啪啪啪的劇情無時無刻在上演。

我認為這部長的問題恐怕比這教授還大,為什麼呢?

第一、霸凌在校園裡是零容忍的,而這又是教師疑似霸凌學生案,一個教育部部長或是教育相關人員也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後,不論國籍、種族、文化等因素,第一時間都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這才是一個想把教育辦好的人,但顯然他……

第二、忙著究責,沒搞清楚狀況就開槍。不夠沉穩,連前因後果都搞混,看到國族議題就高潮,後續影響可大了。我不認為一個出事都還沒釐清問題就忙著追究責任的主管,會有多少人為他賣命,這折損的可是自己的清譽和政治生命。這種急著發言搶新聞版面的動作,要嘛自己想搶聲量,要嘛是不得已被迫為之,但可惜的是這種情境下, 中華民國價值 或是 台灣價值 跟老師在課堂上不當發言,一點鳥關係都沒有,簡單來說,混淆視聽是既護不了這個教授,也提升不了自己網路聲量的。

第三、部長的影響力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如果說只要出點事,就搬出爭議性議題來轉移事件本身讓這些政治人物趕緊來背書蹭熱度,那「是非」顯然不重要了,反正最後必然不了了之,以此事件而言,都還沒開始調查,首長竟率先表態,那公正性何在?照這範例,往後我們應該怎麼教育我們的孩子?試想若A學生做錯事,而我第一時間公開說我挺你,之後我再找人調查,那這調查結果不就早在我說出「挺」這個字的時候,就已經出爐了嗎?

培根說得好:人們認為他們的理性支配言語,偏偏有時候言語反而支配著理性。

我的想法就是這樣,別人想法我也不想知道,這些人最後要成神或成過街老鼠,就看雙方拉扯的力道了,可能我過去受的教育訓練,還不足以讓我愚笨的腦袋理解這些我認為的怪奇現象!

事件省思

最後,我想簡單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也提醒自己。

一、老師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師生間是一種權利不對等的關係,所以更要謹言慎行,事實是如何,時間會去判斷。但是任何的言論自由,都不應該建立在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的基礎上。我們不是聖人,難免會犯錯,道歉不難,誠懇反省即可。真的不要東扯西扯,因為怕事而忙著推卸責任,讓錯誤認知主導自己的理性和良知,畢竟老師肩上擔著是教育我國未來棟樑的重責!

二、 說話的藝術 很重要,這是一生要修練的課題。CMONEY有篇文章是這麼說的【談話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的高度!「說話直接」才不是藉口…】,這篇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我還挺喜歡的:心裡真的尊重別人,才會有善言,這和虛偽是不一樣的…真的要提醒自己,言論自由是我們珍貴的資產,但絕不是拿來造成別人痛苦的武器。至於習得 說話的藝術 而言,在求學這階段,讓學生學著聆聽他人說話,避免以尖銳指責的態度去進行溝通,這就是訓練自己把話說好的開始。

三、雖然說 同理心 不是解救世界的萬靈丹,但它會是創造良善價值的一種方式。而同理心也不等同於換位思考的理性判斷,但是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引導學生產生對相對良善的個人選擇,我認為這都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只要別濫情理盲就好!科學邏輯的訓練在幫助我們進行合理的判斷,而正確的 同理心 運用則在協助我們建立更緊密的人我關係。

14 5 月, 2020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便說說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裁判不公

by 呢喃草 19 12 月, 2019

我們是對的 , 裁判不公 啦

「報告老師,我們想要說剛剛的比賽, 裁判不公 啦!」就這樣一群人鬧哄哄的跑到辦公室,七嘴八舌的說著他們的想法,企圖為比賽的結果翻盤,讓心中的正義得以伸張。

每一年辦班際比賽,一定都可以聽到這些申訴,毫不例外。就算你耐心聽完這些抱怨和訴求,又費盡了唇舌勸導這些孩子,結果通常也只有一個:你不是我們這邊的!

「如果你站在我們這邊,你應該支持我們的想法,想辦法讓結果不一樣。」這通常是大多數孩子對「申訴結果」的詮釋。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的不滿可以從比賽結果延伸到辦理單位,再到仲裁單位,一路為怒氣吹氣,越吹越大,所有相關單位全成了他們眼裡相對的那一方。

現在的社會不乏這樣的現象,當然這也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尤其在這怒火正盛的狀態下,我完全可以理解,只是要化解這樣的情緒,有幾個要素,需要時間、經歷和同理。在這當下,只有抒發可以稍稍緩解,但還是沒有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就有了後面的故事……

導師隔幾天行色匆匆的跑來辦公室,她急著說告訴我們,過兩天就是學生朝會了,她班上的孩子想透過這週擔任學生主席的時間,向全校師生說:這次的班際比賽,裁判不公正!她也已經向學生們勸導過很多次,邀請來的裁判跟任何一個班級都沒有利害關係,而且要提出的具體說明來佐證,她不知道學生聽不聽得進去,但還是會擔心孩子們做出這樣的舉動,所以希望我們能在學生主席報告前留心一下她的稿子,也在旁注意一下是否學生會脫稿演出。

誰說的才是對的?

這樣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裁判是否不公?裁判是一場比賽之中的核心,這個是一點也不為過的,但是,在動機上每個裁判確實沒有和任何班級有利害關係,在判決上,如果沒有明顯的誤判疏失,裁判有其判斷的視角,雖或有誤判的可能,但這都還是他被賦予的自主權力,不容公權力或是各式聲浪挑戰。我想導師勸導的方向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孩子們聽得進去嗎,這又是另一回事。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發言的權利,哪怕他只是個未成熟的個體。但是問題來了,所以我們都應該聽有聲音的人的意見囉?邏輯上來說,那接著就得聽聽這些意見是否有道理,然後權衡改變後所要付出的成本值不值得了。現在的社會太多這樣的狀況,但通常最後的決策,考量的不見得都是公眾的利益,這些經過包裝過後的「 公平正義 」,我也不多談,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判斷的智慧。然而學校不同於社會,有其相對好的地方,這是個「學習」的場域,有比較明確中立的價值和規矩可以遵循,也比較能進行充分的討論及澄清判斷,但是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那麼又有人會問,未成熟個體的意見能算數嗎?好了,這個問題太難,難到我相信不會有答案,先回到成不成熟的個體怎麼界定來說,這個問題如果以一刀切的法律界定或日常常識來界定,真的是合理的嗎?再者,誰說未成熟個體的意見不會有成熟或是優質的意見呢?就因為他們是小學生或是中學生,所以意見該被忽略,18歲以上被視為年輕人代表的大學生意見就可以被接納?又或者,成人的意見就是優質的?在這跟風懶人包充斥的氛圍下,誰又想多深入探究爭議的原委?我們往往用相對多數的概念來決定這一切,相對多數的中小學學生確實未具完整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所以被割捨掉,這倒也看似簡單又合理,同時也增強了這年紀孩子該受「教育」的有力說詞。既然這樣,我們就得假設孩子「都」需要引導,以多數成人認為較正確的價值及作法傳輸給他們。

先 適應環境 ,再談改變環境

把問題抓出幾個重點先處理,才有可能在排山倒海的庶務中理出節奏,所以最後的問題是:這些孩子服了裁判嗎?這個案例中的孩子最終還是照稿演出,沒有把她認為 裁判不公 的想法訴諸全校師生,所以後續要和這孩子及她的從眾們聊的是:你們對於這件事,「現在」的想法是什麼?

比爾蓋茲給年輕人說的這句話說的很好: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因為你管不了它)。如果從這個立論來看,基本上是對的,只有在適應的過程中了解問題,才有可能針對問題找出改變的方案,學校是社會的小型縮影,社會上發生的事都有可能在校園裡出現,而我們要教給孩子的就是學會了解及判斷,不了解問題等於是盲目發洩情緒或是盲從跟風湊熱鬧,更不用談能進行自我判斷這件事,通常這樣的判斷和決定也都會是別人的,不會是自己的。

說實話,我並不認為這世上有絕對的 公平正義 ,那是不可能的,我們都依靠自己的價值觀及經驗去進行判斷,其實我們都需要對 公平正義 進行認識及思考,從哈佛醫學生開始要求更多 社會正義 課程也可見我們其實都很缺乏這樣的思辨歷程。但至少我們得先幫助孩子能適應這個環境,否則後續該如何如何做,恐怕都只是空談!

19 12 月, 2019 0 留言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便說說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一句話 大作戰

by 呢喃草 7 12 月, 2019

我在想 學校78事 系列的文,如果認真寫這幾年日常發生的鳥事,可能會遠遠超過78篇……

這次事件的學生主角是A男、B男和C女,他們上演的是一齣校園宮心計,情節單純,但茲事體大。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某天,校長找了我過去,說有一件事急須處理,可能涉及學生間的疑似性騷擾。因為他剛跟一位家長談完學習策略方面的問題,這位家長順道就提及了她女兒(C女)班上的這件事:A學生常常會跟在C女的後面,10月份的時候,B男和C女說他去上廁所的時候,看到A男有生理反應,應該是在想著妳。自此之後,C女每每看到A男就覺得很不舒服,造成心理的壓力。

對於性騷擾這類的議題,是受專法規範的,有一定的通報及作業流程,馬虎不得的,這和校園霸凌事件一樣都是零容忍的。所以校長就趕緊要我去稍微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

一句話 的可怕

當天下午,我馬上詢問導師是否知悉這件事情,導師告訴我,她知道這件事情,當時也馬上做了處理,導師版本是這樣的:C女是班上的風雲人物,B男和C女是很好的朋友,當C女和導師反應這件事的時候,導師問了A男,A男說當時他根本沒有什麼生理反應,只是在上廁所。所以導師就問了C女這件事是誰告知的,有沒有比較明確的證明,C女告訴導師是B男說的,導師就私下找了B男來問,B男坦承只是拿A男在開玩笑……所以導師就請B男向A男道歉,也同時要向C女說明清楚事情緣由。導師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了,沒想到C女還惦記著這件事,還是對A男感覺到不舒服……

既然這兩個版本有點差異,就只好問問當事人,我立馬個別找了A男和B男來聊一聊。

一句話 的後果,我們都可能難以想像

我問B男還記不記得10月份的這件事,B男第一反應就回答我:這件事不是已經和老師說過了嗎?我已經有和A男道歉了,而且導師有說過不會跟其他人說。我當下感覺這孩子是聰明的,也很敏感,他知道自己做錯事了,也希望這事情能就此塵封,他眼鏡底下藏不住他那焦慮的眼神,我心裡大概也有了個底,我就只好安撫一下他:人都會犯錯,況且這是學校,是提供教育的地方,老師們都願意給你機會,我會知道是因為我們必須要提供對每個學生的協助,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們的,而這就是一次 禍從口出 的明顯例子,你得自己反省。他才稍稍釋懷,緩步離去。

A男是個文靜不多話的孩子,他說他知道這件事情,當他們一群人在起鬨的時候,他就不想理會了,後來 B男有和他道過歉,他願意原諒B男。我又好奇了問說,那聽說你都會常常跟在C女的後面,有沒有這回事呢?A男沉默了好久,吸了一大口氣,再緩緩告訴我,他五年級的時候很喜歡C女,所以下課常常會跟在她後面,但是六年級以後,他就不喜歡C女了,就再也沒有這樣做了。我心想,這孩子要鼓起多大的勇氣告訴我他的情感歷程啊,算是很單純的孩子。但是,在尾隨喜歡女孩子的部分,這點就必須要做個機會教育了,所幸言談中,我可以很明確知道,A男在這個年級已經意識到這是不宜的行為,所以他修正他過去不妥的動作了。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C女還是會對A男感覺不舒服呢?就這樣的情況底下,要通報什麼?我想,在時限內未初步釐清事情緣由前,若是就這樣通報上去,對這些孩子而言,是好的嗎?這是很掙扎的過程……

在C女母親的陪同下,我們和C女討論了這件事情,我把我問過A男、B男的內容都讓C女知道, C女告訴我們,她認為雖然老師有請B男告訴她這是他起鬨的玩笑話,B男也沒有講得很清楚,只說「老師」「要」他說這件事,所以她心裡認為這是老師要B男這樣說的……這顯然有著另外二個問題:對老師信任度的問題以及B男在心理關卡上的問題,不過這是後續要再處理的了。當她聽完第三方的我們,詢問過兩位同學的內容後,她才願意相信,也比較願意放下對A男的成見。我們問C女,B男是妳很要好的朋友,妳願不願意直接問他:為什麼當時要這樣起鬨讓我覺得不舒服?你願不願意為了這種不宜的玩笑話向我道歉?

她遲疑了。這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這道理其實就和B男不太敢完整向C女說明一樣。因為道歉需要勇氣,他們背後都擔心會不會因為這樣而失去友誼,我想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請C女好好想想,如果真的是好朋友,你就應該直接問,B男若是知心的好友,他也應該會勇於說明及道歉的。C女說,讓她再想想。我想這是沒問題的,這年紀的孩子已經慢慢在成熟了,會給出再想想這樣的反應,某種程度上來說,她的心思已經開始細膩地在思考及嘗試分辨各種狀況的情境了,這倒也是好事。

疑似性騷擾、 言語霸凌 、偏差行為,到底是什麼?

在這件事上面,我想有幾個問題要探討一下;

(一)這件案子算是疑似性騷擾嗎?被害人確定,那加害人是誰呢?

依我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第19條,學校處理霸凌事件,發現有疑似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情事者,視同檢舉,由學校防治霸凌因應小組依前條規定辦理。所以就算C女母親不想提出檢舉,但學校本於權責,也必須主動通報進行後續處理。再依第23條,此規定說明對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受邀協助調查之人之辦理方式 ,好,那接下來問題來了。由此事件初步調查結果得知,被害人可以確定,那加害人是誰呢?

A男無端被造謠,變成C女心中覺得觀感不舒服的對象,所以加害人是A男嗎?B男和C女是好友關係,可這玩笑話是B男說的,卻又不造成C女對B男觀感的不舒服,加害人可以是B男嗎?

(二)B生的行為是屬於 言語霸凌 嗎?

好,如果我們從事情的根源來看,那B生該要負什麼責任呢?依我國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對霸凌的定義,霸凌的定義是:

一、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 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二、校園霸凌:指相同或不同學校學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霸凌行為。

三、學生:指各級學校具有學籍、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或交換學生。

這準則對霸凌一詞的條件,有三個要素:持續、直接或間接、行為後果。因為現在太多人在濫用這詞,媒體報導也爭相使用,似乎大家會使用的名詞也就只有霸凌一詞……那我們從B男探討起,B男個人在言語上間接對A男有貶抑、戲弄之行為,使A男處於不友善的學習環境,所以就算是B男 言語霸凌 A男了嗎?B男這是唯一一次的行為,未有持續的要素成立,何況A男又願意原諒B男,所以B男就沒事了嗎?

(三)所以大家都沒事?

真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是大家都喜歡的,不是嗎?不!後續要做的事也不少,B生的動作還是屬偏差行為,仍是要進行引導和追蹤,我是無從得知為何他要這樣說?或許出於好玩或是出於對小情敵的戒心,可能的原因有許多,都必須花時間去和他聊,才能在不同的面向上建立正確的觀念。甚至,這孩子仍要學會如何勇敢的向自己的好友坦承錯誤,這些都是他未來人生要做的準備功課;C女就更需要專業輔導人力和她聊一聊了,因為朋友的 一句話 ,讓她實質地對他人感到不舒服,她要面對自我心理層面的調適也要面對好友關係的可能變化,我想這都需要一段時間來走穩她眼裡的世界。

拜託,請先讓自己搞清楚

其實在事情初步釐清之前,真的先別急著要通報,時限內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一個簡單的通報完成了,現實的第一個問題是先搞翻行政人員,我和好友佑其實很害怕後面接踵而來的各式制式流程,光文書作業就要弄上很久。第二個現實問題是,有沒有搞清楚學生實際的狀況及需求,類別通報是正確的嗎?沒弄清楚,老師、學生及家長跟著一團亂,最後也會再出一堆事讓大家重頭再忙一次的。

其實所有事件的處理都會再回到學校端,學校存在的目的就在教育及輔導學生,怎麼有效針對學生需求做處置才是重點,不必要讓事件成為其他人(如成人)的 口舌之爭 。所以,特別要留意的是在這些專有名詞的使用上,不同的名詞可是會帶來不同的處理及後續效應,這就是標籤的影響,這也是我們身為教師應該有的 專業判斷 ,而不是隨著想像、情緒、見解一起起舞,那這戲很難唱完的……

7 12 月, 2019 0 留言
4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便說說

你所不知道的 學校78事 – 阿公之亂

by 呢喃草 27 11 月, 2019

現在社會這種「我最大」的氛圍,什麼光怪陸離的事都有,碰到了、看見了,你也千萬別意外,你只能把這些現象當成是在自我修練,或許哪天你有幸悟道、看開了,那麼接下來我要恭喜你!你可以就地得證成佛了!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把這系列叫: 學校78事 ,就看看有沒有時間寫到78件事了~~~

金孫惜命命

今年11月的冬天不是太冷,但是月初在教室外的咆哮聲卻讓人覺得心涼……這原來是放學後,高年級某班外聚集了一群家長,爭論著學生間起糾紛的事,一個阿公大聲斥責其他家長沒管好自家的孩子,任由孩子們欺負他的金孫。學校行政人員聞聲前往,越聚越多人,聽著這阿公聲聲嘶吼,我想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吧,只是有一種動容是因為怒火中燒,改變了臉部的表情,這和臉上顯露了感動的表情,是完全不一樣的!

阿公的強勢,我想我可以充分理解,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人在氣頭上,用字遣詞有可能會造成人身攻擊,這點就是阿公沒注意到的地方了。或許是因為其他家長自知理虧,當然也沒多說什麼就是了,就任由阿公繼續罵下去……趕過去處理的主任發現這樣不行,忙著協調釐清事件的源由,發現雙方的孩子其實都有錯,只是一邊有三、四個,一邊只有一人,既然當時所有家長都在場,主任當然希望能大事化小,在各自有錯的情況下達成和解,就請孩子們說說自己哪裡做錯,並向對方道歉,也同時徵求對方的原諒。當孩子們都彼此願意向對方道歉的同時,阿公就在此時衝出來阻止他的孫子道歉,阿公以他宏聲的聲音宣告大家:阮孫沒有錯,不需要向別人道歉!那好吧,你說的都對,大家都散了吧……

別人的時間就不是時間?

過了幾天,導師匆匆跑來找我,說阿公要找我們開會,我想那件事不是已經結束了嗎?怎麼還要開?導師說阿公的孫子﹝H生﹞回去後又跟家裡人提了兩件被欺負的事,希望阿公能幫忙處理。既然是這樣,我就請導師約雙方家長和學生方便的時間,到校來說明事件狀況及討論後續處理。我提醒導師約時間,須以阿公的時間為主,畢竟他孫子是被欺負的對象,另外兩位欺負人的家長請其盡量配合,而身為行政人員的我都可以配合雙方時間的。導師回報給我兩個訊息,一個訊息是時間是晚上六點半,阿公要配合H生爸爸媽媽下班後的時間,另一個訊息是這會議必須由校長主持,因為阿公說這件事已經跟民代說了,這是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我心想,現在校長真的不好幹……

約定協調的時間到了,被指控欺負人的兩戶家長和學生都提早到了,看著牆上時鐘的分針又多轉了半圈多,我請導師問問這是怎麼一回事,H生的家長怎麼還沒來?導師打完電話後告訴我,阿公說他們家人還沒到齊,到齊後再一起過來。哇咧,時間不是我訂的,是你訂的,不是嗎?我這個人又特別重視時間觀念,也不主動來通電話告知,誰知道你們來不來!當H生家人到校時,校長還在忙著開其他會議,所以我請校長到我辦公室時,他還以為我已經和雙方家長談了近一小時,不好意思,這段時間我在克制即將上來的火氣……

別急著要孩子說對不起

這次協調會,阿公首先發言,指W生對他孫子講髒話,口出惡言。我們問了W生有無此事,是在何時何地, W生堅決說他沒說過這樣的話,那好吧,該讓H生上場來還原現實了,最扯的是H生說不記得何時何地了,但「應該」有說過。孩子啊,你千不該萬不該說應該,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此時,阿公又充分扮演了發言人的角色,說我的金孫是不可能說謊的, W生就是有說過,不能因為我的孫子反應比較慢就認為他說謊!我想,當時W生的家長只想以和為貴,就要W生不管有沒有做過,都要先道個歉,同時向H生保證以後不會去欺負他。我看著那一臉無辜的W生噙著小淚珠道了歉,我自己是感覺有點不太對勁。接下來,阿公竟然說,你們看他就是有做吧,那個道歉沒路用啦!H生爸爸緊接著補上:對啊,殺人犯殺人後道歉,有用嗎?這一幕,我看在眼裡,真是一場相聲、一場精彩,演繹了人生許多千奇百怪……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把事情釐清比較重要,妄想搓湯圓有時不是好事……另一個不小心踩到H生的L生,因為是具體事實,當場承認及道歉,這也就沒爭議了。那麼這兩件事就這樣草草落幕了……

真的,有時候, 別急著要孩子說對不起 。

孩子,你到底想說什麼 ?

當我們準備結束離開的時候,H生的阿公要求校長、我和導師留下來,因為他還要說另外兩件「前陣子」金孫被霸凌的事。第一件是H生的書包多了個小玩具,同學誤會他,認為他是小偷;另一個是「某天」他跑步時,被兩個同學故意絆倒,害他差點受傷,不敢來上學。H生的阿公認為這都是不可原諒的霸凌事件,他孫子都要去看心理醫生了,要求校長要盡速調查,找出這些「兇手」。校長當然立馬允諾,隔天馬上請人進行調查。接著兩天,辦公室裏組長們分別約談學生,從毫無線索的訊息中找那一絲絲可能,彷彿當年的包公審烏盆,精彩!刺激!懸疑!唉,只是這大戲裡明鏡高懸匾額的背後,有著多少人數不盡的無言和辛酸。

終於,天道酬勤、這兩件事經過兩天的調查,總算有了點眉目。只是……書包多了個玩具這件事,並沒有任何人看到是誰把玩具放到H生的書包,再者,H生的說詞反反覆覆,在基於時間有點久遠,且沒有人證等前提下,這件事就以全班宣導進行機會教育的方式,暫時打住;至於跑步被兩位同學故意絆倒這件事,在H生描述的可能時間點內,問了幾乎所有學生後,找到三位疑似的學生,那範圍顯然已經縮小了,可以進行精確打擊了!先請最有可能的這兩位學生來到辦公室,讓H生確認,H生馬上就說是這兩位沒錯,那太好了,準備結案。但,這兩位學生馬上反駁H生,我們根本不認識你,我們是有在操場邊看人家跑步,我們又沒怎樣!那時 H生 想了想,給了我們一個震撼的回答:嗯,應該不是他們!哇咧,你現在是把我們裝肖維就是了?找第三個學生到辦公室,是因為前陣子他因為跑步時鞋子掉了,結果掉下的鞋子害後面的同學摔倒,這是有其他同學看到的,那這位摔倒的同學似乎就是H生,就在辦公室,兩人終於「相認」確有其事,這第三位同學還很疑惑地向H生說,害你摔倒的同時,我不是趕快向你道歉了嗎?怎麼還要到這裡來?聽完當下,我們幾個大人也不知道為何我們應該在這裡!

別把自己的想像當成孩子的需求

後來的個案會議,從各科教師的觀察分享,我們大概理解了H生的狀況,他很需要別人的關懷,所以常有些動作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商討了後續的輔導策略後,就趕緊準備和H生的家人約個時間說明,畢竟H生阿公每兩天就打電話到校長室問調查進度,這也不是辦法。所以,時間就敲了,是晚上九點!沒有錯,就是這個時間!我真的認了,因為過去我們被灌輸著:願作園丁勤澆灌,甘為蠟炬盡燃燒!唉,那就燒死我吧……

第二次協調會,H生爸爸劈頭就問校長,上次那兩件事調查進度如何?如何處理那些惡意欺負同學的人?校長和緩的說明我們的初步調查結果,突然間,我看到阿公有如閃電般站起來,大聲嚷嚷:你們這調查結果,我不滿意!明明就是兩個學生,黑白講,怎麼變成一個?你們就是說我孫子會說謊囉?聽不下去了啦,我要走了啦!這時我告訴阿公,兩個學生間都已經彼此確認過,而且還有目擊學生佐證,這就是事實沒錯。阿公直接頂了我一句,我孫子有時候講不清楚啦,被欺負了都不知道!啊啊啊,阿公啊,所以是你孫子講不清楚還是你搞不清楚啦?阿公啊,我真心求你了,放過我!就這樣,分針悄悄轉了一圈,你說東,我說西,光陰似箭這句話說的真好,我瞬間感覺自己老了好幾歲,果真是虛擲青春……明智的校長終於要終結這殘局了,告知H生家長立即會召開相關會議並送疑似霸凌調查小組進行調查,調查委員會邀請專業人員擔任!你們若仍有意見,請提申訴等後續程序,一切依規定辦理,不要再爭了!唉,等我打開家門,都已近晚上11點了……

在為自己孩子爭權益時,請先自問我們對自己的孩子了解有多少?你知道他真正需要幫助的關鍵是什麼嗎?你的想像有幫助到孩子嗎?拜託, 別把自己的想像當成孩子的需求 。另外,請先試著將自己置身局外,去聆聽、去想想這些說法是否合理,千萬急著去否認他人,那是 我執太重 ,成就不了任何事的!

我也不想特別寫太多註解和感想,就任每個人自由發想吧!

27 11 月, 2019 0 留言
6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便說說

學校行政大逃亡?我告訴你,7個原因!

by 呢喃草 17 11 月, 2019

教師行政逃亡潮 從山壁崩落…變土石流,2019年8月4日的新聞,https://udn.com/news/story/11319/3968436

社論– 教師行政大逃亡,2019年8月15日的新聞,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59832

最近思考了很久,覺得自己已經無力再負荷行政工作,隨便上網查了現在學校行政的困境,一堆文章或新聞都在談!沒錯,這不僅不是個案,也不是這一兩年才發生的狀況,很抱歉,這種狀況至少5年以上了,我想說的是,政府如果不正視這問題,那很抱歉,行政支持教學系統的崩毀只會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

我在學校行政工作服務12年了,很多處室和位置我也都待過,如果不談單一學校,我的同學也都在各縣市學校服務,大家的看法幾乎是一致的,學校行政大逃亡這種現象,是普遍性的,多數不是倒楣的或是當時傻了的也或者是限於人情壓力才去接,真的只有極少數有熱誠的教育工作者願意承擔,但我再強調一次,這些極少數的行政人員,未來能再撐多久,我相信應該也不會太久……

我從我的角度分七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學校沒有人要接行政工作?

一、 行政工作,同酬不同工 !

或許很多人會說,這在很多公司都是正常的現象啊!好,那麼我告訴你,這現象是什麼?學校行政依責任業務區分,從校長、主任到組長三個階層,理論上在薪資給付的行政加給上,校長薪水應該是最高,主任次之,組長最末。很抱歉,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是校長行政加給最高,主任和組長的行政加給是一模模一樣樣,中大型學校的主任要承攬的是3-4個組長的業務責任,主任會議更多,每個組的事情都要討論,或許你會說,主任課務比較少啊,那麼我告訴你以新北市我校規模而言,主任每週授一堂課,組長每週授六堂課,那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如果開冗長的會議和擔負更多的責任對比上課,我會選擇上課!尤其是人民陳情案的回覆幾乎都是由主任承攬的話,光你寫一份陳情回覆,大概就可以去掉2-3堂課以上的時間了,以都市地區的大校來說,呵呵,一周一兩份有的沒的怪奇陳情,保證你會開始懷疑人生……

另外,以現實的薪資來看吧,在我的辦公室,我的薪資是最低的,可是雜務、業務和會議卻是最多的,如果以公司體制來說,就是總經理和經理的薪資是一樣的,總經理需要做的事卻比較多,這是合理的現象?這是因為學校人員的薪資主要是依據年資調升的,其他因素是學歷以及工作加給,所以當學歷及工作加給是相同的時候,那麼就只有看年資來決定你的薪水高低了~~~

二、我要找校長、主任

現在的社會氛圍很特別,我認為跟網路媒體急速發展和自我意識大抬頭有關,民眾也好、家長也好,很喜歡動不動就說要讓事情上媒體或是要告教育局、教育部,而大多數的投訴者通常都喜歡直接找校長或是主任,這又要和過去處理事情的程序階層完全相反,理論上學生有事情,要先找老師,再到組長、再到主任,最後才是校長。大概現在的社會氛圍都告訴了我們,有事就直接找總統或是市長來負責就可以了,所以我並不意外民眾這樣的思維邏輯。所以,我們會發現學校的組織似乎真的扁平了,扁到只剩下校長和四處室主任,其他組長和老師的角色慢慢都不見了……以下就是真實案例,民眾夜間打球丟了外套,就直接寫信給校長,請校長代為協尋;處理一般學生兩造吵架糾紛,家長認為主任層級不夠,一定要校長參與主持才算數。我個人是不清楚,那麼校長都在忙這些有的沒有的,每個人的時間都是24小時,那這校長還能為孩子多做些什麼事?

三、 無加給卻又要付責任 的荒謬

像這種無專業加給又要負刑責的荒謬實在太多!教師本就是應該專心從事教學的工作,但是為了能充分支援教學,所以由學校指派或挑選適合的教師從事行政工作來為教學現場教師進行服務,立意絕對是正確的,但問題來了,舉例來說,總務主任幾乎都是由教師兼任,一個在職前從沒受過這樣專業訓練的教師,一旦兼任總務主任的他就必須去上採購法的課程,然後趕鴨子上架,注意了,違反採購法是有刑責的,雖說現在的環境幾乎不可能再有貪汙情事,但程序就是程序,採購案辦過一件是一件,沒事是幸運,有事準備回家吃自己,哪怕你只是漏掉一個小環節未注意,有心人都可以做成大文章!

更無言的是,倒楣的總務主任是不會因為有採購證照而有任何專業加給的,試問,如果只剩四處室主任可以選,你會想選總務主任嗎?這就跟教育部荒唐的思維有關,母語教學或是領域教學說是要取得相關認證才能進行授課,那如果我不想教母語,那我不取得就好了,所以我不就可以不用上了嗎? 如果國語、數學都採這樣的方式,我又何必面對授這些主科的壓力呢?我真的只能說,無言!

四、 被迫志願奉獻 的行政人員

勞基法是越修越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這是好事。這幾年也因為社會上對勞動條件議題的逐漸關注,而讓學校的工作氛圍起了一些變化,主要是反思這些時間這樣的付出是等價的嗎?我這裡談的是行政人員,因為多數行政人員付出的時間遠高於一般教師,過去我國教師地位不差,我們習慣賦予教師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形象標籤,但我觀察到前陣子年金改革對公教人員的批判其實也正在反噬過去教師想無私奉獻的自我要求,我自己的感覺是那次社會輿論是一次重擊,很多人在心裡退了一步……

從行政的立場來看,請老師幫忙增加了難度,那麼在這個無權卻又有責的工作場域,就只能依靠有上對下關係連結的行政同仁去做,舉凡假日辦理活動、帶學生出去比賽等等。注意喔,學校是沒有加班費的,只有專案加班才有加班費,而那是極少數的案子,所以這些行政人員都是得犧牲自己的家庭時間來完成,如果是外出參訪、比賽,更不要說申請什麼車馬交通費之類的,那是異想天開,光表格就填到你煩,核算下來幾十幾百元就偷笑了。所以呢,你的一整天報酬最多就是一個便當和幾個小時的補休。那我又得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補休是休不完的,因為事情不會有人幫你偷做,等你忙完一學年,你的很多補休也都到期了~~~

五、教師和行政福利的差距

不談多,我們就以新北市為例,國小行政人員的主管職務加給就是5300元,導師的導師加給是3000元,兩者間的差距就是2300元。行政人員有所謂的國民旅遊卡,沒錯,就是自己加班費要被強迫消費的那張卡,16000元,另外也有不休假獎金,大約40000元好了,所以總數是16000+40000=56000,我們再算一下行政和導師加給每年的差距2300*12=27600,前兩者加總後是56000+27600=83600,其他有的沒有的加一加就大約算90000元好了。注意了,行政人員是沒有寒暑假的,必須依法正常上下班,有的學校行政採彈班制,其實那是不太正常的。好了,進入正題,如果以近三個月的寒暑假和這90000元來選擇,那麼你會怎麼選?先別急著選擇也沒關係,我再說一種狀況,如果個人有經濟上的負擔,很多人會選擇幫學生上政府要求的課後班,以體育課後班來說,一次近兩小時,上課鐘點費共800元,一週你就上兩次就好,每月鐘點費6400元,一年以9個月計,總數是57600元,重點是你能在六點前上完課,行政人員是五點才能下班,但通常他們會忙到六點後,兩者的時間差不了多少,那如果你願意一週上三次呢?我想你應該比我聰明,你選得比我好,所以我目前還在這位置上……

況且我還沒算教師如果志願超鐘點的情況,那和兼任行政的教師同仁之間的差異就更……唉,教師超鐘點天經地義,行政人員超鐘點是太閒,了解越多越心酸!看到這裡,您應該完全明白我說的差距是什麼了吧~~~

六、好朋友就該死

以學校現況而言,通常主任的擇定由校長聘任,組長的擇定擇由主任負責。團隊的運作首要和諧,目標一致才能發揮這組織最大的動能,所以主任在找尋組長的時候,通常都會以和自己理念相近的教師同事為最優先考量。嗯,也就是說,你的好朋友們可能就要和你一起受苦受難了,所謂患難見真情,這就是考驗誰是真朋友的時候了~~~

呵呵,只是說真的,我們不想用這種方式來考驗友情,但無可奈何之下,不諱言這往往是必要的動作!在這樣的組成架構下,你認為找尋組長的主任、找尋主任的校長,敢要求太多事嗎?很多事情就必須自己擔下來,要不然明年就請你自己再去懇求拜託另外一批人加入你的行政團隊,這是個賣面子的工作,因為事情只有多沒有少,什麼奇怪的調查、家長或學生問題、民意代表臨時想了解的問題,你都會遇到,最可怕的是這些事還會日新月異,往往你的大腦會追不上「時代的進步」~~~這麼說吧,這真的是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我指的往往是過去那些你和他曾經談笑風生,輕鬆寫意的昨日!

七、 校長領導大不同

這個我也很有意見,以新北市而言,我個人的感覺是這樣的,不少的校長都是出自小型學校的主任,因為小型學校的特色容易營造,教育局、教育部相關款項也傾向補助給小型偏遠學校,在沒有多少雜務的情況底下,認真做是可以經營出很有特色的願景校園。反觀中大型學校呢,一個組長的工作量可能就要比一個小學校的主任還要重,單單課表、午餐調查等等,人數上就是1000多個學生對100個學生,更不用談中大型學校的主任要參與的事務或日常會議有多少,你認為這些主任有時間念書準備校長考試嗎?所以當新任的校長不小心是來自小型偏遠學校,若是在他的就職生涯中,又從未待過中大型學校,那麼初來乍到分發至一所中大型學校時,你應該可以想見在彼此磨合的過程中,已經習慣學校運作模式的原校行政人員該有多痛苦了吧,這種情況可能每四年就得來一次,因為每四年校長就可以進行輪動,以上這還不考量校長本身的個性及行事風格喔。如果你崇信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那麼你應該很適合這份工作,如果有機會,請務必奉獻,很多人會感謝您無私的付出,真的!

其實我也不想寫出這些,只是真的很無奈,寫寫抒發情緒,如果你接著問我,為什麼你只寫出你看到的問題,而不提出改善的建議呢,那麼我會告訴你,這麼多年了有這麼多人提出過建言,請問改變了什麼?學校行政大逃亡這現象,只有越來越嚴重,因為這是大勢所趨,早已成了一股擋不了的趨勢了!

延伸閱讀

你所不知道的學校78事-阿公之亂

17 11 月, 2019 0 留言
4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便說說

一條敏感的線

by 呢喃草 2 11 月, 2019

找資料的時候,看到這篇2010年的隨手日誌,有點感概 ,好像這麼多年過去了, 這 一條敏感的線 始終存在,人性終究還是戰勝了美好的期待……   

你我之間

過去幾年,從 特教教師 的身分轉換到行政工作的場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家長,也得以重新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省思 特教教師 與家長間的衝突。我想,相較於普通班教師, 特教教師 和家長間的溝通更是 一條敏感的線 ……

對於 特教教師 而言,除了提供普通班教師、特教生家長的支持外,更扮演了兩者間溝通橋梁的重要角色。然而,往往就在這溝通的歷程中產生矛盾和衝突,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特別是和家長間的溝通。

對於一個甫從醫療環境轉換到教育環境的孩子和家長來說, 特教教師 應該要負起積極引導的功能性任務,協助家長快速地認識教育環境和找出對應策略。

在現場實務上,我們不難看見衝突大多來自想像和實際的落差,進而造成情境上的對立。要面對這樣的議題,教師當然不可能事事皆符合家長提出的需求,但是確有必要將焦點放在溝通過程所欲解決的問題上,我們有時會因不太合理的要求而產生防衛心態,遺忘了真正的目的,在自囿的情緒中衍生出額外的衝突,尤其在面對較為敏感的特教學生家長心理狀態時,常忽略了表情、用詞、口氣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將原本應該被正視討論的問題,導向另一個彼此爭論是非對錯的泥沼,偏離了如何協助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性。

我想,教師這樣的 自我省思 和 情緒管理 實應被提醒,畢竟教師必須面對許多形形色色的家長,如果可以秉持同理關懷的態度、直接坦誠的對話,不要預設立場,才有可能將衝突降到最低,進一步建立平衡的合作機制,而這也是 特教教師 所該展現的專業工作表現。

多去對話,哪怕只是談天說地,都是建立彼此信任的第一步,我始終相信把時間花在建立關係的過程不會比耗費在處理衝突事件的時間多,為自己的專業立界線,也可能讓彼此的溝通產生鴻溝,這是值得注意的。

誰贏了又如何

近幾年,我們一直在談教師專業評鑑等相關議題,應該要把溝通議題提升到一個上層的位階。教師和家長間強調的是夥伴關係,沒有互相尊重對話的基礎,較量的結果往往是在比誰先放棄初初的執著,我想被關注的是最應該是孩子的益,而不該是誰的利吧!

我想人生會那麼痛苦,真的不是因為失去太多,而是想太多! 計較太多 !

2 11 月, 2019 0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About Me

About Me

一個人一條狗

2019年10月12日開始,我倆一起等一個美好

近期文章

  • 簡單好用的懶人 線上圖片編輯 免費工具
  • 【解決】更新 soledad 時發生錯誤: 無法安裝這個安裝套件。PCLZIP_ERR_BAD_FORMAT (-10) : Unable to find End of Central Dir Record signature
  • 你所不知道的學校78事- 言論自由 ?
  • 【開箱】高CP值的Booster 筋膜槍 使用報告!
  • wordpress 內部連結 的 錨點功能設定~ 目錄設定 篇

分類

  • 動手做家事 (2)
  • 好文分享 (3)
  • 學習 (17)
  • 故事 (3)
  • 新奇小物 (5)
  • 旅行 (1)
  • 狗狗 (3)
  • 理財 (1)
  • 生活 (13)
  • 英國鬥牛犬 老迪 的紀錄影片 (1)
  • 隨便說說 (11)

標籤

app break clothes computer dog education election escape face faith food freetool good things google health home housework html indoor-monitor iphone learn leather letter life line love lucky memory money movie ocr picture plugin school storage story Technology thinking time toliet translate travel Vitamins website work

彙整

  •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4 月
  •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
  • 2020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2019 年 11 月

一個人一條狗

banner
English bulldog: Poterlady

熱門文章

  • 1

    【解決】 iphone 連結到系統的某個裝置失去作用

    4 4 月, 2020
  • 2

    【健康】 低渣飲食 外食族菜單 設計

    10 11 月, 2019
  • 3

    iphone 手機錄影外接 收音麥克風 怎麼做?

    8 3 月, 2020

**蝦皮商城**

**dyson線上商城**

  • Facebook
  • Instagram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一個人一條狗


回到最上面